拒绝平庸,让生命扎根

拒绝平庸,让生命扎根

由于个人的禀赋或主观努力不同,人的境界确有高下之别。孔子曾说:“唯上知与下愚不移。”知,同“智”。有学者说得清楚:“上知谓‘生而知之’,下愚谓‘困而不学’。”孔子说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有人自觉明理正心,修己安人,有格局,有气象,像贤人那样“行中规绳”,像圣人那样“德合天地”;更多的人或见贤思齐,择善而从,自觉改过,或遇到困惑自求答案,提升自己;但也有人甘于沉沦,不思进取,这也就是“困而不学”,甚至不及“庸人”了。

孔子对这几类人的分析,实际是在给人们以启迪。孔子一贯主张因材施教,他说:“中人以上,可以语上也;中人以下,不可以语上也。”在他看来,道有高下,智有深浅。善导人者,应该因其材而笃之。中人以下,骤然用高深的道理去引导,不唯无益,反将有害。只有循序渐进,才可日达高明。正如朱熹所指出的:“言教人者,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,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。”

人贵自知,所谓“智者自知,仁者自爱”。孔子说“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”,发现过错,自责其过,已在“生而知之”的境界了。孔子及儒家注重修身,视自省为进德修业的功夫,强调“见不贤而内自省”,“君子敦于反己”。人要随时自察过失而严格责己。曾子就常检讨自己,日省其身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

如何自省修身?孔子说自己“好古,敏以求之”。他喜好古代文化,并勤勉以追求学习。有些平庸的人不爱学习,他们随波逐流,汲汲于衣食饱暖而已,这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态度。然而,在这被动而功利的态度背后,是他们对精彩世界的无感与麻木,是对生命丰富内涵的自我隔离。孔子何以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?孔子何以教人“志于道”“游于艺”“信而好古”“敏而好学”?就是希望人们感知时空的漫长与辽阔,从中找寻到飘散着的高贵生命的信号。如果听从了孔子的叮咛,那么虽然自己人生经历有限,却仍可以感知历史的厚重和终极道义的高贵。

人要摆脱平庸,就要果决立志,尽早学习。时间像流水,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。孔子、曾子都曾鼓励年轻人秉持忠信,与善结缘,不惑不惧,矢志不移。人是否自甘平庸,往往在一念之间。限制内心的欲望,善德就会来集;如果放纵欲望,邪念则会乘虚而入。古人有言:“一念收敛,则万善来同;一念放恣,则百邪乘衅。”

人之好恶,受外物感召,毕竟“物之感人无穷”,人若“好恶无节于内”,不能反躬自省,就可能被外物所化,于是就“灭天理”而放纵人欲。因此,修道在己,人要从一言一行做起,居必择处,游必择方,收敛己心,生命才会牢牢扎根。

*选自《孔子的叮咛》

图片资源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
《孔子的叮咛》

定价:28.00元

出版时间:2019年10月

购买《孔子的叮咛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最虎酒怎么样-最虎酒价格多少钱-功效作用点评
365体育ribo88

最虎酒怎么样-最虎酒价格多少钱-功效作用点评

📅 07-19 👁️ 9326
鹧鸪(zhè gū)原文、平仄韵律对照、注音、翻译、总结、赏析
国内首个比特币勒索病毒案告破,三年获利500万
365体育ribo88

国内首个比特币勒索病毒案告破,三年获利500万

📅 07-13 👁️ 5534